第 1 頁:一、足少陰腎經 |
第 3 頁:二、手厥陰心包經 |
點擊查看:2017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針灸學》基礎學習筆記匯總
第五節(jié) 足少陰腎經和手厥陰心包經
一、足少陰腎經
(一)經脈循行
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歌決: KI二十七腎經屬,起于涌泉止俞府,肝心脾肺膀胱腎,腸腹泌尿生殖喉。
與臟腑器官聯系:腎、膀胱、心、肝、肺;喉嚨、舌本、脊髓
(二)主治概要: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及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1、涌泉 (Yǒngquán,KI1)
[定位] 足趾跖屈時,約當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
[取法] “足心凹陷是涌泉”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
[功能]蘇厥開竅,滋陰降火
[主治]
、偌卑Y及神志病:昏厥、中暑、小兒驚風、癔病、癲狂癇等;“急救要穴”
、陬^痛,頭暈,目眩,失眠;
、鄯蜗挡∽C:咯血、舌干、失音、咽喉腫痛、喉痹等;
、芏惝惓#捍蟊汶y,小便不利;
、葑阈臒帷⑾轮c瘓。
[操作] 直刺0.5~0.8寸。祛邪宜用灸法或藥物貼敷。
2、太溪 (Tàixī,KI3)
[定位]內踝高點與跟腱后緣連線的中點凹陷處。
[取法]“太溪內踝跟腱間”
[主治]
、倌I虛證:頭痛,目眩,失眠,健忘;遺精,陽痿,月經不調;腰脊痛,下肢厥冷;小便頻數,便秘等;
、陉幪撔晕骞俨∽C:咽喉腫痛,咳喘,咯血,齒痛,耳鳴,耳聾;
、劬植浚簝弱淄吹取
[操作] 直刺0.5~0.8寸或斜向內踝(昆侖)刺。
3、照海(Zhàohǎi,KI6)(八脈交會穴通陰蹺脈)
[定位] 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
[取法]“照海踝下凹陷處”
[功能]養(yǎng)陰利咽,調經安神
[主治]
①神志疾患:失眠、嗜睡、癲狂癇證等;
、谖骞贌嵝约不迹貉屎砀赏矗魡,目赤腫痛等;
、蹕D科病病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等;
、苄”泐l數,癃閉,便秘等;
、菥植浚鹤銉确,踝腫痛。
[操作]直刺0.5~0.8寸?删摹
照海配列缺為“八脈交會穴”配穴,治療咽喉腫痛。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萬題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真題每日一練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