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四節(jié) 硅 肺(silicosis) |
第 2 頁:第五節(jié) 呼吸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
第五節(jié) 呼吸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一、肺癌(lung cancer)
(一)發(fā)病概況
(二)病因:肺癌與下列因素有關:
1、吸煙
2、大氣污染
3、職業(yè)因素
4、電離輻射
(三)肺癌的組織發(fā)生:
絕大多數肺癌均起源于各級支氣管粘膜上皮,源于支氣管腺體或肺泡上皮細胞者較少。因而肺癌實為支氣管源性癌。
小細胞肺癌來自支氣管粘膜及腺體的Kultschitzky細胞(嗜銀細胞),屬于APUD瘤。
支氣管粘膜上皮可以經過兩種途徑癌變(1)由基底細胞直接癌變;(2)經上皮增生、鱗狀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逐漸演化為浸潤癌。
(四)病理變化:
1、肉眼類型:
(1)中央型:癌塊位于肺門部,由主支氣管和葉支氣管發(fā)生。形成環(huán)繞癌變支氣管的巨大癌塊,形狀不規(guī)則或呈分葉狀,與肺組織的界限不清,有時比較清晰。癌塊周圍可有衛(wèi)星灶。有時癌塊內也可見壞死空腔。
(2)周圍型:位于肺葉周邊部,癌發(fā)生在段或亞段支氣管,往往在近臟層胸膜的肺組織內形成球形或結節(jié)狀無包膜的癌塊,與周圍肺組織的界限較清晰,而與支氣管的關系不明顯。
(3)彌漫型:此型罕見,癌組織沿肺泡管、肺泡彌漫性浸潤生長,呈肺炎樣外觀,或呈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散布于多個肺葉內。
2、組織學類型:
(1)鱗狀細胞癌:約占30-50%。腫瘤由支氣管粘膜上皮經鱗狀上皮化生惡變而來。肉眼通常是中央型,按組織血分化程度不同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級;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
(2)小細胞癌:約占20-25%,肉眼多為中央型,又叫燕麥細胞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和粘液腺內Kultschitzky細胞,是一種具有異源性內分泌功能的腫瘤。
(3)腺癌:約占35%,發(fā)生率在肺癌中占第三位。肉眼多為周邊型,亞型:肺泡細胞癌,又稱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可能源于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上皮細胞,腫瘤細胞沿肺泡壁擴散,成單層或多層排列。肉眼多呈彌漫型。
(4)大細胞癌:主由胞漿豐富的大細胞組成,癌細胞高度異型。此型惡性程度頗高,生長快,容易侵入血管形成廣泛轉移。
(五)擴散途徑:
1、直接蔓延
2、轉移:淋巴道轉移—由支氣管肺淋巴結到氣管叉淋巴結、氣管旁淋巴結,進而轉移至縱隔、鎖骨上、腋窩、頸部淋巴結等。癌細胞侵入肺靜脈而發(fā)生血道轉移。腦、腎上腺和骨是肺癌轉移的常見部位。小細胞癌比鱗癌和腺癌更易發(fā)生血道轉移。
(六)臨床病理聯系:
1、肺部癥狀
2、轉移癥狀:胸腔血性積液、上腔綜合征、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上肢疼痛及手部肌肉萎縮。
3、神經內分泌癥狀:類癌綜合征、副腫瘤綜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