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呼吸衰竭(簡稱呼衰)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損害,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
血氣分析:靜息條件下呼吸大氣壓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02)<8.0kPa(60mmHg)或/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7kPa(50mmHg)即為呼吸衰竭。
分類:根據血氣的變化將呼衰分為
低氧血癥型(Ⅰ型) :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
高碳酸血癥型(Ⅱ型):既有PaO2下降。,同時PaCO2升高
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了解)
(一)病因:
1.呼吸道病變:支氣管痙攣、異物阻塞等。
2.肺組織病變:COPD、各種肺炎、重癥肺結核等。
3.胸廓病變:胸廓畸形、外傷、手術創(chuàng)傷、大量氣胸、胸腔積液等。
4.神經肌肉疾病:腦血管病變、多發(fā)性神經炎及重癥肌無力等。
(二)發(fā)病機制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發(fā)生的主要機制
1.肺泡通氣不足
2.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 是低氧血癥最常見的原因。
3.氣體彌散障礙 氧的彌散能力僅為CO2的1/20,故彌散障礙時主要影響氧的交換。
二、臨床表現
(一)呼吸困難:是最早、最突出的表現, 表現為呼吸淺速、出現“三凹征”。
(二)發(fā)紺:是缺氧的典型表現,可見口唇、指甲等處發(fā)紺。但伴有嚴重貧血者發(fā)紺不明顯或不出現。
(三)精神神經癥狀
缺氧程度加重,出現煩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昏迷。二氧化碳嚴重潴留時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表現神志淡漠,間歇抽搐、昏睡、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現象,稱為肺性腦病。
(四)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晚期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
(五)腎功能的損害:可有蛋白尿、紅細胞尿、尿素氮升高。若治療及時,隨著缺氧、CO2潴留的改善,上述癥狀可消失。
三、有關檢查
血氣分析顯示Pa02<8.0kPa,PaC02>6.7kPa(內科最多見的是Ⅱ型呼衰,即既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動脈血氧飽和度<75%;血pH值常降低。
四、治療要點(了解)
呼衰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迅速糾正嚴重缺氧和CO2潴留, 積極處理原發(fā)病或誘因, 維持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預防和治療并發(fā)癥。
五、護理問題
1.氣體交換受損與呼吸衰竭有關。
2.急性意識障礙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有關。
3.合作性問題
4.潛在并發(fā)癥(1)水、電解質紊亂(2)上消化道出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