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基本操作題 |
第 3 頁:字處理題 |
三、字處理題
1.在考生文件夾下,打開文檔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該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檔。
【文檔開始】
常用的網(wǎng)羅互連設備
常用的網(wǎng)羅互連設備主要有:中繼器、網(wǎng)橋、路由器和網(wǎng)關。
中繼器比較簡單,它只對傳送后變弱的信號進行放大和轉發(fā),所以只工作在同一個網(wǎng)羅內部,起到延長介質長度的作用。它丁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一層(物理層)。
網(wǎng)橋是連接不同類型局域網(wǎng)的橋梁,它工作在 OSI模型的第二層(鏈路層)。它能對802.3以太網(wǎng)、802.4令牌總線網(wǎng)和802.5令牌環(huán)網(wǎng)這幾種不同類型的局域網(wǎng)實行網(wǎng)間橋接,實現(xiàn)互相通信;但又能有效地阻止各自網(wǎng)內的通信不會流到別的網(wǎng)羅,避免了“廣播風暴”。
路由器是使用最廣泛的能將異形網(wǎng)連接在一起的互連設備。它運行在OSI模型的第三層(網(wǎng)羅層),不但能實現(xiàn)LAN與LAN的互連,更能解決體系結構差別很大的LAN與WAN的互連。
網(wǎng)關運行在OSI模型的傳送層及其以上的高層,它能互連各種完全不同體系結構的網(wǎng)羅。它通常以軟件形式存在,比路南器有更大的靈活性,但也更復雜、開銷更大。
【文檔結束】
(1)將文中所有錯詞“網(wǎng)羅”替換為“網(wǎng)絡”;將標題段文字(“常用的網(wǎng)絡互連設備”)設置為二號紅色黑體、居中。
(2)將正文各段文字(“常用的網(wǎng)絡互連設備……開銷更大。”)的中文設置為小四號宋體、英文和數(shù)字設置為小四號AriA1字體;各段落懸掛縮進2字符、段前間距0.6行。
(3)將文檔頁面的紙張大小設置為“l(fā)6開(1B.4×26厘米)”、上下頁邊距各為3厘米;為文檔添加內容為“教材”的文字水印。
2.在考生文件夾下,打開文檔WORD2.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該文件名(WORD2.DOCX)保存文檔。
【文檔開始】
學號 | 姓名 | 高等數(shù)學 | 英語 | 普通物理 |
99050201 | 李響 | 87 | 84 | 89 |
99050216 | 高立光 | 62 | 76 | 80 |
99050208 | 王曉明 | 80 | 89 | 82 |
99050211 | 張衛(wèi)東 | 57 | 73 | 62 |
99050229 | 劉佳 | 91 | 62 | 86 |
99050217 | 趙麗麗 | 66 | 82 | 69 |
99050214 | 吳修萍 | 78 | 85 | 86 |
【文檔結束】
(1)在表格右側增加一列、輸入列標題“平均績”;并在新增列相應單元格內填人左側三門功課平均成績;按“平均成績”列降序排列表格內容。(2)設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寬為2.2厘米、行為0.6厘米,表格中第1行文字水平居中、其他各文字中部兩端對齊;設置表格外框線為紅色1.5雙窄線、內框線為紅色1磅單實線。
參考答案:
1.(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WORD1.DOCX文件,按題目要求替換文字。選中全部文本(包括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編輯】分組中,單擊“替換”按鈕,彈出“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在“查找內容”文本框中輸入“網(wǎng)羅”,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網(wǎng)絡”,單擊“全部替換”按鈕,會彈出提示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直接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完成對錯詞的替換。
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字體。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字體】分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字體”對話框。在“字體”選項卡中,設置“中文字體”為“黑體”,設置“字號”為“二號”,設置“字體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對齊屬性。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居中”按鈕。
(2)【解題步驟】
步驟1:按題目要求設置正文字體。選中正文各段(標題段不要選),在【開始】功能區(qū)的【字體】分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字體”對話框。在“字體”選項卡中,設置“中文字體”為“宋體”,設置“西文字體”為“AriA1”,設置“字號”為“小四”,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段落屬性和段前間距。選中正文各段(標題段不要選),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段落”對話框。單擊“縮進和間距”選項卡,在“特殊格式”中選擇“懸掛縮進”,在“磅值”中選擇“2字符”,在“段前間距”中輸入“0.6行”,單擊“確定”按鈕。
(3)【解題步驟】
步驟1:按題目要求設置頁面紙張大小。在【頁面布局】功能區(qū)的【頁面設置】分組中,單擊“紙張大小”下拉列表,選擇“l(fā)6開(18.4×26厘米)”選項。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頁邊距。在【頁面布局】功能區(qū)的【頁面設置】分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頁面設置”對話框。單擊“頁邊距”選項卡,在“頁邊距”選項組中,在“上”中輸入“3”,在“下”中輸入“3”,單擊“確定”按鈕。步驟3:在【頁面布局】功能區(qū)單擊【頁面背景】組中的“水印”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自定義水印”,彈出“水印”對話框,選中“文字水印”單選按鈕,在“文字”文本框中輸入“教材”,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0.1所示。
步驟4:保存文件。
2.(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WORD2.DOCX文
件,按題目要求為表格最右邊增加一列。單擊表格的末尾處,在【布局】功能區(qū)的【行和列】分組中,單擊“在右側插入”按鈕,即可在表格右方增加一空白列,在最后一列的第一行輸入列標題“平均成績”。步驟2:按題目要求利用公式計算表格平均成績內容。單擊表格最后一列第2行,在【布局】功能區(qū)的【數(shù)據(jù)】分組中,單擊“fx公式”按鈕,彈出“公式”對話框,在“公式”文本框中輸入“=AVERAGE(LEFT)”,單擊“確定”按鈕。
注:AVERAGE(LEFT)中的LEFT表示對左方的數(shù)據(jù)進行求平均計算,按此步驟反復進行,直到完成所有行的計算。
步驟3:把鼠標光標置于表格內,單擊【開始】功能區(qū)【段落】組中的“排序”按鈕,彈出“排序”對話框,選中“列表”下的“有標題行”單選按鈕,選擇“主要關鍵字”為“平均成績”,單擊“降序”單選按鈕,再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0.2所示。
(2)【解題步驟】
步驟1:選中表格,單擊【開始】功能區(qū)【段落】組中的“居中”按鈕,則表格居中。
步驟2:在【表格工具】|【布局】功能區(qū)下【單元格大小】組中,在“高度”微調框中輸入“0.6厘米”,在“寬度”微調框中輸入“2.2厘米”。
步驟3:按題目要求設置表格中文字對齊方式。選中表格第一行,在【布局】功能區(qū)的【對齊方式】分組中,單擊“水平居中”按鈕。按同樣的操作設置其余各行為“中部兩端對齊”。
步驟4:按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外框線和內框線屬性。選中整個表格,單擊表格,在【設計】功能區(qū)的【繪圖邊框】分組中,單擊右下角的“邊框和底紋”按鈕,彈出“邊框和底紋”對話框,選擇“方框”,在“樣式”列表中選擇雙細線,在“顏色”下拉列表中選擇“紅色”,在“寬度”下拉列表中選擇“1.5磅”.單蓋“自定義”,在“樣式”列表中選擇“單實線”,在“顏色”下拉列表中選擇“紅色”,在“寬度”下拉列表中選擇“1.0磅”,單擊“預覽”區(qū)中表格的中心位置,添加內框線,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5:保存文件。
微信搜索"考試吧"獲取更多考試資訊、備考資料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