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基本操作題 |
第 3 頁:字處理題 |
第 4 頁:電子表格題 |
第 5 頁:演示文稿題 |
第 6 頁:上網題 |
第 7 頁:參考答案 |
一、選擇題
(1)C.【解析】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26+24+23+21=90。
(2)D.【解析】F在A的后面,相差5,F的ASCIl碼=A的ASCIl碼+5=01000001+101=01000110。
(3)C.【解析】政府機關域名為.90v,商業(yè)組織的域名為.com,非營利性組織的域名為.0r9,從事互聯網服務的機構的域名為.net。
(4)D.【解析】刪除偶整數后的兩個。等于前面所有位都除以4再相加,所以是1/4倍。
(5)C.【解析】ASCIl碼編碼順序從小到大為:數字、大寫字母、小寫字母。
(6)A. 【解析】系統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系統性能檢測、實用工具軟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操作系統。
(7)A. 【解析】十進制轉換為二進制:26+24+23+22+21+20=95。
(8)C.【解析】lGB=1024MB=1024×1024KB=1024×1024×10248.
(9)B.【解析】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
(10)C.【解析】MIPS是運算速度,MB是存儲容量,MB/l s是傳輸速率,GHz是主頻單位。
(11)B.【解析】漢字的內碼=漢字的國標碼+8080H,1此題內碼=5FA8H+8080H=DEC8H。
(12)C.【解析】調制解調器(即Modem),是計算機與電話線之間進行信號轉換的裝置,由調制器和解調器兩部分組成,調制器是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調制成可在電話線上傳輸的聲音信號的裝置,在接收端,解調器再把聲音信號轉換成計算機能接收的數字信號。
(13)C.【解析】USB為通用串行總線。
(14)B.【解析】選項A高速緩沖存儲器是Cache,選項c隨機存取存儲器為RAM。
(15)A.【解析】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指揮全機各個部件自動、協調的工作。
(16)D.【解析】計算機硬件包括CPU、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17)D.【解析】顯示或打印漢字時使用漢字的字形碼,在計算機內部時使用漢字的機內碼。
(18)A.【解析】選項8匯編語言必須要經過翻譯成機器語言后才能被計算機執(zhí)行;選項c機器語言執(zhí)行效率最高;選項D高級語言不依賴于計算機,所以可移植性好,故A項正確。
(19)A.【解析】l946年世界上第一臺名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20)A.【解析】計算機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二、基本操作題
1.新建文件和設置文件屬性
、俅蜷_考生文件夾下HUOW文件夾;②選擇【文件l I【新建】|【文本文檔】命令,或單擊鼠標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新建】|【文本文檔】命令,即可生成新的文件,此時文件(文件夾)的名字處呈現藍色可編輯狀態(tài)。編輯名稱為題目指定的名稱DBP8.TXT;③選中DBP8.TXT;④選擇【文件】l【屬性】命令,或單擊鼠標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屬性”命令,即可打開“屬性”對話框;⑤在“屬性”對話框中勾選“只讀”屬性,單擊“確定”按鈕。
2.復制文件和文件命名
、俅蜷_考生文件夾下JPNEQ文件夾,選中AEPH.BAK文件;②選擇【編輯】I【復制】命令,或按快捷鍵Ctrl+C;③打開考生文件夾下MAXD文件夾;④選擇【編輯l l【粘貼】命令,或按快捷鍵Ctrl+V;⑤選中復制來的文件;⑥按F2鍵,此時文件(文件夾)的名字處呈現藍色可編輯狀態(tài),編輯名稱為題目指定的名稱MAHF.BAK。
3.創(chuàng)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俅蜷_考生文件夾下MPEG文件夾,選中要生成快捷方式的DEVAL.EXE文件;②選擇【文件】l【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命令,或單擊鼠標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命令,即可在同文件夾下生成一個快捷方式文件;③移動這個文件到考生文件夾下,并按F2鍵改名為KDEVo
4.移動文件和文件命名
①打開考生文件夾下文件夾ERP0,選中SGACYL.DAT支件;②選擇【編輯】|【剪切】命令,或按快捷鍵Ctrl+x;③打開考生文件夾;④選擇【編輯】|【粘貼】命令,或按快捷鍵Ctrl lV;⑤選中移動來的文件;⑥按F2鍵,此時文件(文件夾)的名字處呈現藍色可編輯狀態(tài),編輯名稱為題目指定的名稱ADMICR.CR DAT。
5.搜索文件和刪除文件
、俅蜷_考生文件夾;②在工具欄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輸入要搜索的文件名ANEMP.FOR,單擊搜索框右側“p”按鈕,搜索結果將顯示在文件窗格中;③選中搜索出的文件;④按Delet.鍵,彈出確認對話框;⑤單擊“確定”按鈕,將文件(文件夾)冊除到回收站。
三、字處理題
(1)【解題步驟】
步驟l:通過“答題”菜單打開WORDl.docx文件,按題E要求設置標題段字體。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字體】分組中,單擊“字體”按鈕,彈出“字體”對話框。在“字體”選項卡中,設置“中文字體”為“仿宋”,設置“西文字體”為“使用中文字體”,設置“字號”為“三號”,設置“字體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對齊屬性。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居中”按鈕。
步驟3: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邊框屬性。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下框線”下拉三角按鈕,選擇“邊框和底紋”選項,彈出“邊框和底紋”對話框。在“邊框”選項卡中,選擇“方框”選項,設置“顏色”為“藍色”,設置“應用于”為“文字”,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段后間距。選中標題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段落”按鈕,彈出“段落”對話框,單擊“縮進和間距”選項卡,在“問距”選項組中設置“段后”為“o.5行”,單擊“確定”按鈕。
(2)【解題步驟】
按題目要求設置正文段落屬性。選中正文各段,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段落”按鈕,彈出“段落”對話框。單擊“縮進和閭距”選項卡,在“縮進”選項組中,設置‘左側”為“l(fā)字符”,設置“右側”為“l(fā)字符”;在“特殊格式”選項組中,選擇“懸掛縮進”選項,設置磅值為“2字符”;在“間距”選項組中,設置“行距”為“多倍行距”,設置“設置值”為“1.1”,單擊“確定”按鈕。
(3)【解題步驟】
按照題目要求設置紙張大小。在【頁面布局】的【頁面設置】組中,單擊“紙張大小”按鈕,設置需要的紙張。
(4)【解題步驟】
步驟l:按照題目要求將文字轉換成表格。選中后4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區(qū)的【表格】分組中,單擊“表格”按鈕,選擇“文本轉換成表格”選項,彈出“將文字轉換成表格”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按照題目要求利用公式計算表格內容。單擊“積分”列的第二行,在【布局】功能區(qū)的【數據】分組中,單擊“六公式”按鈕,彈出“公式”對話框,在“公式”輸入框中插入“=3*D2+E2”,單擊“確定”按鈕。按此步驟反復進行,直到完成所有行的計算。
(5)【解題步驟】
步驟l:按照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列寬和行高。選中表格第2、第7、第8列,在【布局】功能區(qū)的【單元格大小】分組中,單擊
“表格屬性”按鈕,彈出“表格屬性”對話框。單擊“列”選項卡,并指定寬度為“1.7厘米”;單擊“行”選項卡,并指定高度為“0.6厘米”,設置“行高值是”為“固定值”,單擊“確定”按鈕。按照同樣的操作設置其余列列寬為“l(fā)厘米”,行高為“0.6厘米”。
步驟2:按照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對齊屬性。選中表格,在【開始】功能區(qū)的【段落】分組中,單擊“居中”按鈕。
步驟3:按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內容對齊方式。選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區(qū)的【對齊方式】分組中,單擊“水平居中”按鈕。
步驟4:按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外側框線和內部框線屬性。單擊表格,在【設計】功能區(qū)的【繪圖邊框】分組中,設置“筆畫粗細”為“1磅”,設置“筆樣式”為“單實線”,設置“筆顏色”為“藍色”,此時鼠標變?yōu)椤靶∠灩P”形狀,沿著邊框線拖動設置外側框線和內邊框的屬性。
注:當鼠標單擊“繪制表格”按鈕后,鼠標變?yōu)椤靶∠灩P”形狀,選擇相應的線型和寬度,沿邊框線拖動小蠟筆便可以對邊框線屬性進行設置。
步驟5:保存文件。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