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11.教師的教學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
A.教學操作能力
B.教學監(jiān)控能力
C.教學認知能力
D.口語表達能力
E.感染力
12.判斷一群人是否集體的標準是( )。
A.有共同的目標
B.有角色分配
C.有共同約定的行為規(guī)范
D.有很強的凝聚力
E.有系統(tǒng)的組織關系
13.教學設計的原則是( )。
A.以學生為主體
B.靈活性
C.可操作性
D.以教師為主導
E.創(chuàng)新性
14.教學目標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是有條件的,綜合多個實驗結(jié)果,我們認為教學目標有效的條件是( )。
A.學生對目標有意識
B.目標明確具體、數(shù)量適當
C.教師能夠理解目標
D.教學目標能夠回應教學過程
E.教學目標的評價是可操作的
15.分析教學對象主要是分析( )。
A.學生的起始能力
B.學生的生活背景
C.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興趣
D.學生的家庭背景
E.學生的年齡特征
16.教學中常用的評價方式有( )。
A.自主評價
B.互相評價
C.共同評價
D.個別評價
E.發(fā)展評價
17.個別化教學的主要方式有( )。
A.程序教學
B.探究教學
C.掌握學習
D.個別輔導
E.合作教學
18.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包括( )。
A.注意與預期
B.激活原有知識
C.選擇性知覺
D.新舊知識相互作用
E.認知結(jié)構(gòu)的重組
19.記憶性學習任務的特點是( )。
A.清晰
B.風險高
C.動機高
D.動機低
E.風險低
20.優(yōu)生與差生在知識水平上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 )。
A.知識量
B.知識的理解程度
C.知識結(jié)構(gòu)
D.知識的層次
E.智力的差別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