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編號16:腹部觸診(淺部觸診手法、順序、液波震顫、腹塊觸診)(18分)
(1)淺部觸診手法、順序正確(6分);
、俑嬷粰z查者正確體位: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的右側(cè),并囑其平臥于床上,頭墊低枕,兩手自然放于軀干兩側(cè),兩腿屈起稍分開,放松腹肌。(2分)
、跈z查者手法正確:檢查者應(yīng)手溫暖、指甲剪短,右前臂應(yīng)在被檢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適應(yīng)片刻,并感受腹壁緊張程度,然后以輕柔動作開始觸診。觸診時手指必須并攏,應(yīng)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檢查每個區(qū)域后,檢查者的手應(yīng)提起并離開腹壁,不能停留在整個腹壁上移動。(2分)
、蹤z查順序正確:從左下腹開始,逆時針方向進行觸診。(2分)
(2) 腹部異常包塊觸診(6分)
①觸診包塊手法正確(3分)
、谟|及異常包塊時應(yīng)注意:位置、大小、形態(tài)、質(zhì)地、壓痛、移動度(3分)。
(3) 液波震顫觸診(4分)患者平臥,雙腿屈曲,放松腹壁,檢查者以一手掌面貼于患者一側(cè)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攏稍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cè)腹壁或指端沖擊腹壁。(3分)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動傳至對側(cè),可讓另一人手掌尺側(cè)緣壓于臍部腹中線上。(1分)
(4) 提問(3個,由考官任選2個)(2分)
、俜刺礄z查如何操作?(1分)②炎性包塊和腫瘤性包塊各有什么特點?(1分)
、垡翰ㄕ痤潤z查什么?腹腔內(nèi)有多少液體可查出液波震顫?(1分)
試題編號17:腹部觸診(淺部觸診手法,腹壁緊張度、壓痛與反跳痛)(18分)
(1)淺部觸診手法、順序正確(6分);
①告之被檢查者正確體位: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的右側(cè),并囑其平臥于床上,頭墊低枕,兩手自然放于軀干兩側(cè),兩腿屈起稍分開,放松腹肌。(2分)
、跈z查者手法正確:檢查者應(yīng)手溫暖、指甲剪短,右前臂應(yīng)在被檢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適應(yīng)片刻,并感受腹壁緊張程度,然后以輕柔動作開始觸診。觸診時手指必須并攏,應(yīng)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檢查每個區(qū)域后,檢查者的手應(yīng)提起并離開腹壁,不能停留在整個腹壁上移動。(2分)
、蹤z查順序正確:從左下腹開始,逆時針方向進行觸診。(2分)
(2) 腹壁緊張度(4分)
、倏忌谑龈贡诰o張度正常(柔軟):按壓時腹部有一定彈性,但無肌緊張或抵抗,亦不飽滿。(2分)
②考生口述腹壁緊張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痙攣,觸診時腹壁有明顯緊張強直呈木板狀,使檢查者手指不易下壓,有明顯抵抗感覺。(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緊張度減低:當(dāng)手指按壓時腹壁軟弱無力,失去彈性。(2分))
(3) 壓痛及反跳痛(6分)檢查者用手觸診腹部各處,特別是與各臟器有關(guān)的部位(如上腹部、臍部、右肋下、左腹下、麥?zhǔn)宵c等),觀察壓痛。(3分)檢查者用手觸診被檢查者腹部出現(xiàn)壓痛后,手指可于原處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覺趨于穩(wěn)定,然后迅速將手抬起,離開腹壁,被檢查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稱為反跳痛。(3分)
(4) 提問(3個,由考官任選2個)(2分)
、俑共坑芯窒迚和矗紤]什么?(1分)
②炎性包塊和腫瘤性包塊在觸診時各有什么特點?(1分)
、廴绻懈辜【o張和反跳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1分)
特別推薦:2010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評分標(biāo)準(zhǔn)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