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公衛(wèi)助理《實踐技能》精選復習筆記匯總
卡介苗接種反應的處理
局部出現(xiàn)水皰或膿皰:出現(xiàn)小水皰或小膿皰,可用0.2%安爾碘涂抹,使其收干結痂;發(fā)生大水皰或大膿皰,先用滅菌注射器抽取滲液后再涂0.2%安爾碘,必要時可用5%硼酸軟膏涂敷,嚴防繼發(fā)感染。
局部潰瘍:可用異煙肼粉(如無粉劑,可用異煙肼藥片壓碎成粉末使用)撒于潰瘍面,用無菌紗布包扎;如有混合感染時,可撒些消炎藥粉并用無菌紗布包扎,視潰破情況,可每日或隔1-2日換藥1次,換藥前用3%硼酸溶液或鹽水沖洗潰瘍面。
淋巴結腫大超過1.0cm,皮色正常未形成潰瘍時:局部可適當熱敷,每日3-4次,10分鐘,早期熱敷常能使腫大的淋巴結自行消散。同時口服異煙肼,劑量為10mg/kg體重,每日1次,直到淋巴結縮小穩(wěn)定時止,一般服3-4個月。
若局部淋巴結繼續(xù)增大,可口服異煙肼小兒每日按體重8-10mg/kg,一日總量不超過0.3g,頓服,或加用利福平;局部用異煙肼粉末或加用利福平涂敷,晴好采用油紗布,起初每天換藥1次,好轉后改為2-3天換藥1次。大齡兒童可以采用鏈霉素局部封閉。
淋巴結有波動感,皮色暗紅色,提示膿瘍形成:可在局麻下用粗針頭將膿液抽出,用異煙肼液(5%異煙肼溶液2ml)沖洗,同時注入鏈霉素10mg/kg,必要時隔7-10天重復抽膿、沖洗,如無膿液抽出則可停止。抽膿、沖洗治療過程中,暫時停服異煙肼,待膿液排凈后,再口服異煙肼(劑量同前)6-8周。此時應禁止熱敷(因易致破潰)和切開引流(因不易收口)。
淋巴結有潰破傾向時:應及時切開引流,因為切開引流的切口常較自然破潰的破口整齊,引流通暢,愈合較快。已潰破時,應作擴創(chuàng)術。兩者都需將壞死組織徹底刮除,再用凡士林紗布蘸鏈霉素粉、異煙肼粉或碘信甘油作引流,并用5%異煙肼軟膏或20%對氨基水楊酸鈉軟膏外敷,每2-3天換藥1次,直到創(chuàng)口愈合為止。
局部潰瘍或淋巴結潰瘍在治療時,如肉芽組織生長過多,會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可用枯礬少許撒于創(chuàng)上包好,創(chuàng)即成清潔的較淺潰瘍,再以1%金霉素軟膏外敷,創(chuàng)面漸平,且肉芽組織不再增生而收口。也可用硝酸銀棒腐蝕或剪除,在創(chuàng)面上撒對水氨基水楊酸鈉粉亦可。
竇道型:如淋巴結潰成瘺時,可用5%異煙肼軟膏或20%對水氨基水楊酸鈉軟膏局部涂敷,通常1-3個月方可痊愈。
糞常規(guī)的一般性狀
1.鮮血便:見于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及痔瘡等。
2.柏油樣便:見于消化道出血。
3.白陶土樣便: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膽管阻塞患者。
4.膿性及膿血便:當腸道下段有病變。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或直腸癌常表現(xiàn)為膿性及膿血便,阿米巴痢疾以血為主,血中帶膿,呈暗紅色稀果醬樣,細菌性痢疾則以黏液及膿為主,膿中帶血。
5.米泔樣便:見于重癥霍亂、副霍亂患者。
6.稀糊狀或水樣便:大量黃綠色稀汁樣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狀物時見于假膜性腸炎。
7.細條樣便:多見于直腸癌。
8.氣味:患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結腸或直腸癌潰爛時有惡臭。阿米巴腸炎糞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時糞便呈酸臭味。
9.綠色糞便:提示消化不良。
10.胨狀便:見于腸易激綜合征。
11.寄生蟲體:蛔蟲、蟯蟲、絳蟲節(jié)片等較大蟲體肉。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教材內容變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