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2015年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綜合筆試復習講義30套
預防暈針的干預方法
【關鍵詞】預防;暈針;干預;方法
摘要目的:探討預防肌肉注射發(fā)生暈針的可行性的干預方法。方法:將1080例臀部肌肉注射病人通過分組采用不同方式肌肉注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注射法,干預組注射前、中、后進行心理疏導、生理干預,比較兩組病人臀部肌肉注射過程中和注射拔針后的暈針發(fā)生率。結果:干預組經過干預疏導后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涼、心慌、暈厥等暈針現象明顯少于常規(guī)注射法的對照組。結論:提示預防暈針的干預方法,有利于臀部肌肉注射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 預防;暈針;干預;方法
暈針在醫(yī)院門診注射室中時有發(fā)生,常常是由于患者對肌肉注射引起的劇烈疼痛的高度緊張、恐懼所致,空腹、疲勞、睡眠不足、室內溫度過高也是暈針發(fā)生的因素,患者可出現頭暈、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涼,甚至意識喪失[1],其發(fā)生原理是由于機體抵抗力低下,疼痛刺激誘發(fā)的應激反應,可導致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所致的一過性腦缺氧缺血。為避免暈針的發(fā)生,保證患者用藥的順利進行,對我院注射室肌肉注射患者10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0例和干預組520例,進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注射室共接受1080例肌肉注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60例和干預組520例。對照組:男356例,女204例,年齡13~58歲,其中感冒發(fā)燒406例,秘尿系感染96例,外傷感染24例,注射破傷風類毒素23例,其它病人11例。干預組:男335人,女185人,年齡13~60歲,其中感冒發(fā)燒398例,秘尿系感染78例,外傷感染20例,注射破傷風類毒素19例,其它病人5例。兩組病人均無重大疾病史、過敏史。
1.2處理方法
1.2.1對照組注射前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患者采取站立位,囑患者暴露一側臀部,在無菌操作下持5毫升注射器7號針頭抽吸藥液,用0.5%的碘伏消毒注射部位后,左手固定注射處皮膚,右手進行肌肉注射,采用兩快一慢的注射方式,注射完畢囑病人坐2分鐘就可以走。
1.2.2干預組注射前與患者溝通,對自述曾有暈針史的患者需要更親切,用關心、體貼的語調,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解釋暈針發(fā)生的原因,并用誠懇的態(tài)度告訴患者,我是一名工作時間較長、有經驗的護士,如果能配合護士的指導暈針是不會發(fā)生的,以加強對護士的信任程度。使患者精神上獲得放松,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叮囑病人不能空腹打針,有充足的睡眠,來打針前在家最好喝一杯淡淡的糖鹽水。注射中將常規(guī)肌肉注射的站立位改為去枕側臥位,雙腿彎曲,患者背對操作者,抽吸好藥液后,進行常規(guī)消毒,同時另外一名護士按壓病人太沖穴(此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行肌肉注射操作者左手輕輕捏擠臀部肌肉注射部位,待局部肌肉放松后迅速進針,固定針頭稍停1~2秒鐘,患者如無異常反應,慢慢將藥液推入,快速拔針。注射后:囑病人不要急于坐起,靜臥2~5分鐘再站立。
1.3觀察指標在注射過程中、拔針后,觀察病人是否有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涼、心慌、暈厥。
1.4統(tǒng)計學方法所得數據即發(fā)生率的組間差異顯著性比較用χ2檢驗。
1.5結果兩組肌肉注射暈針反應的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干預組經過干預疏導后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涼、心慌、暈厥等暈針現象明顯少于常規(guī)注射法的對照組(χ2=4.02,P<0.05)。
表1兩組肌肉注射暈針反應比較(略)
2討論
肌肉注射是臨床普遍使用的治療手段,它操作簡單易行,適用于吃藥控制不了病情、靜脈輸液沒必要的病人,但在臨床實踐中,有很大一部份病人由于心里恐懼疼痛而暈針。導致選擇靜脈輸液,拒絕肌肉注射。這樣不僅浪費了醫(yī)療資源,還增加了病人的醫(yī)療費用,因此選用好的方法進行肌肉注射是至關重要的。
暈針實際就是心理反應到生理反應的一個過程[1],如果我們能阻止心理反應的呈現,加強生理反應的抵抗能力,那么在臨床肌肉注射的過程中,就可減少避免暈針的發(fā)生。對于有暈針史的患者,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其有著很深的心理影響。熱情相迎、言語親切、以誠相待及細致、穩(wěn)重、熟練的操作則給病人親切、可近、可信的心理感受,從而緩解病人焦慮、緊張和不安全感,達到提高患者應激水平的能力。為有暈針史的患者采用去枕側臥位,可使其軀體緊張的肌肉充分得以松弛,擁有穩(wěn)定感。一旦發(fā)生暈厥由于頭部處于一個相對低的狀態(tài),可減輕或避免大腦缺血缺氧。要求患者在肌肉注射前不能空腹,且飲適量溫糖鹽水,其目的是保證患者對疼痛的耐受能力,預防低血糖暈厥的發(fā)生,增加有效循環(huán)血量,補充因出汗而丟失的鈉鹽。按壓太沖穴是預防暈針的重要措施,此穴有降低神經興奮性,松弛肌肉痙攣的作用,從而預防因疼痛刺激誘發(fā)的暈針[2].
參考文獻
[1]朱念瓊。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9-45.
[2]梁巧珍。指壓太沖穴防治肌肉注射時疼痛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4,19(9):43.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5年公衛(wèi)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綜合筆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