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剩余價值率
就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用m‘表示剩余價值率,則m’= m/v .
剩余價值率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表示,即m′= 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用M代表剩余價值量,則 M = m/v × v = m′× v.可見,資本家要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一是提高剩余價值率,即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二是增加可變資本總量,雇用更多工人,擴大剝削范圍。
考點: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在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絕對剩余價值。用提高勞動強度方法也屬于絕對剩余價值生產。
考點: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延長工作日要受到時間限制,而且遭到工人的反抗。因此,資本家還要采取另外一種提高剝削程度的方法,這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條件下,改變工作日中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以增加剩余價值的生產。即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相對剩余價值。
生產相對剩余價值,必須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需要降低勞動力價值。而勞動力價值是由生活資料價值構成,這就需要降低這些生活資料的價值。由于生產資料的價值也影響生活資料的價值,所以,也需要提高相關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這樣單位商品價值就會下降,勞動力價值隨之下降。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便會縮短,剩余時間相應延長,從而生產出相對剩余價值。
提高勞動生產率,總是從個別企業(yè)開始。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這個企業(yè)的資本家能夠比其他資本家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即獲得超額剩余價值。
為了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激烈競爭引起部門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導致商品的社會價值下降,原來的超額剩余價值就不存在了。但所有的資本家卻都可以得到相對剩余價值?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為條件的。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中,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日益成為資本家加強剝削的主要方法。
考點:剩余價值規(guī)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
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是剩余價值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就是資本通過組織雇傭勞動進行生產,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并不斷提高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來達到獲取剩余價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價值規(guī)律體現(xiàn)著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
第二,剩余價值規(guī)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支配著資本主義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剩余價值規(guī)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fā)展和衰亡的全部過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就伴隨著對剩余價值的盤剝,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勞動者購買力的需求存在日益相對縮小的趨勢。
掃描二維碼關注"zikao566"微信,獲取最新自考成績、自考報名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