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二氧化碳系統(tǒng)不能撲救(BC)火災。
A、固體表面火災及棉毛、織物、紙張等部分固體深位火災
B、硝化纖維、火藥等含氧化劑的化學制品火災
C、氫化鉀、氫化鈉等金屬氫化物火災
D、滅火前可切斷氣源的氣體火災
13、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按應用方式可分為(BC)。
A、管網式滅火系統(tǒng)
B、全淹沒式滅火系統(tǒng)
C、局部應用滅火系統(tǒng)
D、無管網式滅火系統(tǒng)
14、全淹沒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D)。
A、對固體深位火災,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B、防護區(qū)的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0h,吊頂?shù)哪突饦O限不應低于0.25h,圍護結構及門窗的允許壓強不宜小于1200Pa
C、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0mm
D、防護區(qū)用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15、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沒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對(ABCD)火災,在噴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動關閉的開口,其面積不應大于防護區(qū)總內表面積的3%,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
A、氣體
B、液體
C、電氣
D、固體表面
16、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沒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防護區(qū)的(ABC)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0h。
A、圍護結構
B、門
C、窗
D、吊頂
17、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沒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區(qū),防護區(qū)的(ABC)的允許壓強不宜小于1200Pa。
A、圍護結構
B、門
C、窗
D、吊頂
18、局部應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防護對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
A、對象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時,應采取擋風措施
B、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C、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0mm
D、啟動釋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時,必須切斷可燃、助燃氣體的氣源。
19、在二氧化碳組合分配滅火系統(tǒng)中,在(CD)情況下應有備用量且備用量不應小于系統(tǒng)設計的儲存量。
A、保護2 個及以上的防護區(qū)或保護對象時
B、24h 內不能恢復;
C、保護5 個及以上的防護區(qū)或保護對象時
D、48h 內不能恢復;
20、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中,備用量的儲存容器在(AC)應與系統(tǒng)管網相連并能與主儲存容器切換使用。
A、高壓系統(tǒng);
B、低壓系統(tǒng);
C、單獨設置備用儲存容器的低壓系統(tǒng);
D、所有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