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1月8日的四六級考試還剩最后兩天了,這兩天里準備點什么?考試時如何應對,發(fā)揮最好狀態(tài)?記者就此采訪了新東方杭州教學中心的范猛和張建宇等四六級輔導老師。
聽力:開考前調好心態(tài)
聽力開考時,考生常會由于第一句話沒聽懂就特別緊張,接著就在一句話上糾纏不清,影響了后面的題目。
范猛老師認為,要及時調整心態(tài),適時緩解情緒!坝袝r候,你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精神力量,信心和狀態(tài)都具備時,考試就會特別順。”他說,千萬別去想這個題錯了會扣幾分,對了能得幾分。集中所有精力,才能多得分。
四六級聽力考題常出現(xiàn)與考生緊密相關的校園里的場景,在這些場景里常會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和固定的詞匯。考生在考前可把以前做過的聽力題中所有的習慣用法,做一個小小的總結。
復合式聽寫有時會出現(xiàn)。復合式聽寫無外乎把一個句子當中關鍵短語留空讓大家填。最后這兩天,可以一天抽一小時,來個“模擬考場”,進行“實地演練”。另外,復習中不妨把聽力原稿拿出來放磁帶然后跟讀,發(fā)音準確有利于提高正確率。
閱讀:學會英語的思維
閱讀部分只有35分鐘,張建宇建議大家讀文章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把后邊的時間盡量挪3到5分鐘到閱讀中。他說,考研文章基本上每個句字都得看,但考四六級很不一樣,文章里面有些東西不看根本不影響你做題,所以有很多東西實際上是可以舍棄的。
如文章里出現(xiàn)了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后面是作者舉例:FOREXAMPLE……在95%情況下,這個FOREXAMPLE后面的東西都是沒用的。出題者一般不會選擇舉例內(nèi)容來考,但可能會考這個觀點到底是什么。另外,四六級閱讀文章常涉及到自然科學、現(xiàn)象解釋。作者通常設置障礙,講述復雜的實驗過程。在這種文章里,做實驗的過程是可以略讀的。要關注的是這個實驗到底得出什么結論。
一般說來,閱讀文章里每一個段落首句和末句是重點。轉折詞不一定考,但不能忽視其作用。它能夠幫助考生定位。一般在說明問題時,中國人一上來先說別的,慢慢引入主題,再進行分析、列舉、說明,最后才出現(xiàn)觀點。然而,美國和英國卻有著很大不同,他們多是先列出觀點,后面進行闡釋。因此,考生不能以慣有的思維方式去做題目。
做歸納題、推導題時,考生常犯“過度推導”的錯誤。做題時會加入自己背景知識、主觀判斷。范猛老師認為,考題的范圍和內(nèi)容大體在文章內(nèi),要盡量回到原文當中。
詞匯:每天梳理半小時
無論是考前幾天還是考前一兩個星期,都要堅持每天至少拿出半小時來梳理詞匯。有人每次看單詞時,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卻說不出什么意思。張建宇老師說,平時時常把單詞在腦子里過一過便會有所改進。
最后的復習階段,要學會“看”單詞。一次花5分鐘想把這個單詞記住,還不如一次花1分鐘時間在不同時間段中把單詞看5次,這樣的效率是最高的。比如今天給自己下的任務是500個單詞,就要讓這些單詞一遍一遍地滾動。每天爭取過200到300遍左右,考試之前再把這些單詞過幾遍,對閱讀和聽力來說都有很大的幫助。作者:本報通訊員洪根強本報實習生周娜整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