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
2007年下半年 系統分析師 下午試卷I
(考試時間 13:30~15:00 共90 分)
請按下表選答試題
試題號 |
一 |
二~五 |
選擇方法 |
必答題 |
選答2 題 |
請按下述要求正確填寫答題紙 |
1. 本試卷滿分75分,每題25分。
2.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你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
名稱。
3.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準考證號、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試題號欄內注明你選答的試題號。
5. 答題紙上除填寫上述內容外只能寫解答。
6. 解答時字跡務必清楚,字跡不清,將不評分。
試題一(25 分)
閱讀以下關于企業(yè)應用集成的敘述,回答問題 1問題 3。
某軟件公司承擔了某大型企業(yè)應用系統集成任務,該企業(yè)隨著信息化的進展,積累了許多異構的遺產信息系統,這些系統分別采用 J2EE、.NET 等技術進行開發(fā),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的協議進行數據傳輸。企業(yè)要求集成后的系統能夠實現功能整合,并在組織現有功能的基礎上提供增值服務。為了按時完成任務,選擇合適的企業(yè)應用集成方法和架構非常重要。項目組在討論方案時,提出了兩種集成思路。
(1)劉工建議采用傳統的應用集成方法,將應用集成分為多個層次,并采用消息代理中間件連接遺產系統。
(2)王工建議采用基于 SOA的方法進行應用集成,將現有遺產系統采用Web Service的方式進行包裝,暴露統一格式的接口,并采用企業(yè)服務總線(ESB)進行連接。項目組仔細分析比較了兩種方案的優(yōu)點和不足后,認為劉工和王工的建議都合理,但是結合當前項目的實際情況,最后決定采用王工的建議。
【問題1】(8 分)
請分析比較兩種方案優(yōu)點和不足,完成表 1-1 中的空白部分。
表 1-1
【問題2】(8 分)
針對該企業(yè)的集成實際情況,請用 200 字以內的文字敘述王工建議中企業(yè)服務總線(ESB)應該具有的基本功能。
【問題3】(9 分)
王工的方案擬采用 Web Service 作為基于 SOA 集成方法的實現技術。請根據該系統的實際情況,用 300 字以內的文字說明系統應該分為哪幾個層次,并簡要說明每個層次的功能和相關標準。
試題二(25 分)
閱讀以下關于軟件開發(fā)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 1 至問題3。
某軟件公司接受公司 A 委托開發(fā)一個軟件任務,該任務由張工負責。張工預計在 4周內完成對系統的需求分析,并形成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張工委派了項目組的小劉來負責需求信息的獲取。兩周后,小劉向張工匯報了他進行需求分析的過程及結果。小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向公司 A 的 50 名工作人員搜集信息。他首先準備了問卷的初稿,并請公司 A 的相關管理人員進行了測試和修正;然后將問卷分發(fā)給公司 A 的每位工作人員,并要求他們在一周內返還問卷。但到目前為止,小劉只收回了 7 份問卷。小劉認為自己是完全按照問卷調查的步驟和要求實施的,而問卷的返還率仍然很低。張工聽完后,給小劉分析了失敗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能夠提高問卷返還率的建議。但是為了不耽誤項目的進度,張工決定采用 JRP(Joint Requirements Planning)的方法再次進行需求調查,張工作為 JRP 的主持人。最終在第 4 周完成了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并決定了系統后續(xù)階段的開發(fā)計劃,如圖 2-1 所示。
該項目組除了張工之外,還有 2 名全職的開發(fā)人員,可以承擔項目中的任何任務,并且承擔同一任務的開發(fā)人員總是在一起工作。預計的開發(fā)時間中已經包含了編寫文檔的時間。張工決定采用迭代模型,在 160 天內完成這三個模塊的設計、實現與測試。
【問題1】(6分)
用 150 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張工給小劉提出的提高問卷返還率的可能措施。
【問題2】(7 分)
請用 300 字以內文字簡要說明 JRP 的基本思想以及保證 JRP 順利實施的基本 原則。
【問題3】(12 分)
假設:
(1)整個開發(fā)實施兩輪迭代;
(2)每個任務都被劃分為 2 個子任務(例如,實現可以劃分為實現 1 和實現2),對應兩輪迭代;
(3)完成每個子任務需要花費 24 人天;
(4)整個系統的集成測試、改正錯誤及驗證需要花費 48 人天;
(5)第一輪迭代結束時,形成版本 v0.5;第二輪迭代結束時,整個系統的開發(fā)任務全部完成,形成版本 v1.0。
根據上述假設,給出采用迭代模型開發(fā)的各里程碑及其完成時間(標出在第幾天完成)與交付產品。
試題三 (25分)
閱讀以下關于嵌入式系統設計方面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 1 至問題 3。
某公司承擔了一項大型物料配送中心的研發(fā)項目,使用自動化設備進行貨物的存取。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裝有智能設備的配送車,用于自動化裝卸貨物;其二是用于管理和調度這些配送車的物料配送中心。如圖 3-1 所示。
智能設備接受配送中心發(fā)出的存取貨指令,根據貨艙地址和艙位位置等參數,自動控制配送車行走,并調整機械臂到達目標艙位,當存取完貨物后,再次等待配送中心指令。其中,視頻監(jiān)視器用于采集工作現場的視頻數據,該數據用于智能設備識別配送車當前位置。
公司經理將智能設備的研制任務交給了李工。李工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通過一個月的努力,提交了智能設備的設計方案。但是,出乎李工預料,該方案被專家評審會否定了。評審意見指出,李工的設計方案實施成本高,并且在技術上有缺陷,建議重新設計。
【問題 1】(10 分)
李工的設計方案指出,考慮到智能設備工作的環(huán)境條件非常惡劣,并且處理機要處理大量的視頻信息,所以,智能設備的硬件設計應考慮以下幾點:
(1)由于智能設備要處理大量的圖像數據,智能設備中的處理機應采用目前先進的、具有很強數據處理和信號處理能力的 MPC7410 處理器,并采用雙處理機結構,以增加設備的容錯能力;
(2)為了使智能設備適應不同環(huán)境條件,其設備的環(huán)境溫度指標必須滿足軍用標準要求(-55 度~+70 度),因此,元器件必須經過嚴格篩選,并考慮芯片散熱問題;
(3)由于智能設備與配送中心的數據交換采用無線通信,而配送中心又要控制多臺配送車,為了保證通信數據的安全性,避免相互干擾,設計中應考慮采用安全措施,實施數據加解密操作,密鑰由配送中心統一管理與分發(fā)。
請用 300 字以內的文字說明上述三點設計考慮有何問題。
【問題 2】(6 分)
圖 3-2 是李工在設計方案中給出的智能設備工作狀態(tài)轉換圖。
(1)請指出圖中的兩處錯誤(在圖中圈出)并用 200 字以內的文字說明理由;
(2)給出正確的狀態(tài)轉換圖。
【問題 3】(9 分)
針對李工的設計缺陷,請用 300 字以內的文字說明本項目應如何進行正確設計。
試題四(25 分)
閱讀以下關于電子商務系統建設方面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1 至問題 3。
電子商務是構建在 Internet 上的新商務模式。企業(yè)和個人使用電子商務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品和信息流的周轉速度,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并且使得制造商、供應商和客戶之間可以緊密合作。企業(yè)信息化是實施企業(yè)電子商務的基礎,特別是在企業(yè)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需要依托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
【問題1】(7 分)
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必須處理銷售生命周期中消費者經歷的多個階段。請用200 字以內的文字簡要敘述有哪些階段。
【問題2】(8 分)
供應鏈管理過程是企業(yè)的一個關鍵業(yè)務過程。請用 200 字以內的文字,回答:供應鏈管理主要包括哪三個子過程?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過程的整合、優(yōu)化有何意義?
【問題3】(10 分)
一個大型電子商務項目正處于建設方案征集、論證階段,某系統集成商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需要提供一份建議方案文檔,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響應(包括問題 1、問題 2和問題 3 所涉及的內容)。高質量的建議方案能夠顯示出集成商在處理客戶 RFP(Request For Proposal)方面的能力、實力和專業(yè)性,而創(chuàng)建一個高質量的建議方案,需要調配眾多的資源,按照計劃執(zhí)行。請用 300 字以內文字簡要敘述如何創(chuàng)建一份高質量的建議方案文檔。
試題五(25 分)
閱讀以下關于數據庫審計建設方面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 1 至問題3。
當前許多國家對數據庫應用系統提出了明確的審計要求,要求數據庫應用系統的DBA 為財政、商業(yè)和衛(wèi)生保健數據庫保留審計跟蹤信息,美國政府甚至要求保證長達 7年的審計跟蹤信息在線。
一般在數據庫中只是插入審計跟蹤信息。審計跟蹤數據在正常操作期間(不管是OLTP 還是數據倉庫)從不獲取,主要作為一種事后證據存放在磁盤上,占據一定甚至很大的磁盤空間,而且必須每個月或每年(或者間隔固定的一段時間)對其凈化或歸檔。
當前的數據庫審計功能主要采用了分區(qū)和段空間壓縮技術。利用這些技術,數據庫審計不僅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很容易管理,并且將占用更少的空間。
按月對審計跟蹤信息分區(qū)的方法是:在第一個業(yè)務月中,只是向分區(qū)表中插入審計信息,這個月結束后,向表中增加一個新的分區(qū),以容納下個月的審計信息并將上一個月的分區(qū)從可讀寫表空間移動到一個只讀的表空間中。采用這種方式,就可以一個月備份一次該只讀表空間。
【問題 1】(9 分)
請用 200 字以內的文字敘述分區(qū)技術的概念及采用分區(qū)技術后帶來的好處。
【問題 2】(10 分)
如果采用本題所述的按月分區(qū)方法,請用 300 字以內的文字描述審計建設的表空間
有哪些,并簡述其作用,同時請說明段壓縮技術在表空間創(chuàng)建中的具體應用。
【問題3】(6 分)
請用 150 字以內的文字簡述此種按月分區(qū)方式的優(yōu)點。
2007 年下半年 系統分析師下午試卷 II
(考試時間 15:20~17:20 共 120 分鐘)
請按下表選答試題 :
試題號 |
一~四 |
選擇方法 |
選答1題 |
1. 本試卷滿分 75 分。
2.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你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名稱。
3.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準考證號、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試題號欄內用“Ο”圈住選答的試題號。
5. 答題紙上除填寫上述內容外只能寫解答。
6. 解答應分摘要和正文兩部分。在書寫時,請注意以下兩點:
① 摘要字數在 400 字以內,可以分條敘述,但不允許有圖、表和流程圖。
② 正文字數為 2000 至 3000 字,文中可以分條敘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條敘述的方式。
7. 解答時字跡務必清楚,字跡不清,將不評分。
試題一 論迭代式軟件開發(fā)過程與方法
軟件項目的成功實施,離不開有效的軟件開發(fā)過程與開發(fā)方法。相對于傳統的瀑布型軟件開發(fā)過程,迭代式軟件開發(fā)過程可以在需求被完整確定之前啟動,并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統的一部分功能或業(yè)務邏輯的開發(fā),再通過客戶的反饋來細化需求,并開始新一輪的迭代。這種方法可以控制項目的風險,提高軟件開發(fā)的成功率和生產率。目前,主要的迭代式開發(fā)過程和方法包括統一開發(fā)過程 RUP 和敏捷開發(fā)方法。
請圍繞 “迭代式軟件開發(fā)過程與方法”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 概要敘述你參與管理和開發(fā)的軟件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 論述迭代式過程模型相對于瀑布式過程模型的優(yōu)點。詳細論述統一軟件開發(fā)過程 RUP 的生命周期模型和迭代策略;或者論述敏捷開發(fā)方法的特點和適用的情況,并列出目前主要的敏捷開發(fā)技術中的四種。
3. 具體闡述你參與管理和開發(fā)的項目中選擇使用迭代式軟件開發(fā)方法的情況,以及具體實施的過程與實際開發(fā)效果。
試題二 論工作流管理技術在BPR 中的應用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指對企業(yè)的業(yè)務過程進行重新思考和再設計,以降低企業(yè)成本,提高企業(yè)性能。而工作流管理作為一種能夠有效控制和協調復雜活動的執(zhí)行,以及人與應用軟件之間交互的信息技術手段,目前已經成為實施 BPR 時最廣泛采用的技術之一。
請圍繞 “工作流管理技術在BPR 中的應用”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概要敘述你參與分析和開發(fā)的 BPR 項目以及你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詳細論述你參與分析和開發(fā)的 BPR 項目的主要實施步驟,以及工作流管理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3.分析并討論該 BPR 項目的實施效果,并進行評價(是否達到了該 BPR 項目的基本要求)。
試題三 論電子商務系統中的技術基礎設施集成
伴隨 Internet 的迅速發(fā)展,電子商務正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利用 Internet 幾乎可以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在網上就能將信息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運轉,參與者除了買家、賣家,還有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等。商務活動逐漸依托網絡等技術手段實現電子化。
成功的電子商務系統必須要有完整的技術基礎設施支持,而各部分設施的選擇必須慎重,設施的集成、整合要能夠支持大量交易,保證系統安全、可靠、有效地運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品和信息的流轉速度,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進而使組織的業(yè)務能夠健康發(fā)展。
請圍繞 “電子商務系統中的技術基礎設施集成”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
述。
1. 概要敘述你參與實施的電子商務系統項目以及你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 論述在該項目中如何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采用了哪些關鍵的技術基礎設施以及如何進行集成。
3. 闡述該項目實施或運行過程所發(fā)現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并說明效果。
試題四 論虛擬計算的應用
隨著硬件性能的不斷提高和軟件技術的發(fā)展,虛擬計算逐漸進入了 PC 服務器領域。虛擬計算能夠把服務器的計算能力進行虛擬化管理,提高服務器的可用性和管理效率。硬件廠商推出了支持虛擬計算的產品,如處理器虛擬化、I/O 虛擬和設備虛擬化。商用軟件廠商和開源領域也推出了支持虛擬計算的系統軟件。企業(yè)用戶從成本、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于管理的角度也在考慮虛擬計算技術。
請圍繞 “虛擬計算的應用”論題,依次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 概要敘述你參與的虛擬計算項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 詳細論述虛擬計算中的關鍵技術,以及你熟悉的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系統對虛擬計算的支持。
3. 通過你的切身實踐論述虛擬計算的作用。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