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建模過程及步驟
1、 IDEF0建模過程及步驟:
(1) 明確目的,確定范圍:在建模前首先要明確目的和意圖,確定問題域;
(2) 建立內外關系圖A-0圖:根據系統(tǒng)目標、功能建立內外關系圖A-0圖,以確定整個模型的內外關系,確定系統(tǒng)的邊界;
(3) 構造頂層圖:把A-0圖分解成3~6個主要部分得到A0圖,A0圖是模型真正的頂層圖;
(4) 開發(fā)IDEF0層次結構圖:對A0圖中的每個矩形框進行分解,就形成了基本的圖形層次結構。在分解時要列出所有的數據項和活動表,分解的次序采用以下原則:
(A) 保持在同一水平上進行分解,均勻的模型深度;
(B) 按困難程序進行選擇;
(5) 寫文字說明;
(6) 檢查確認圖形;
3.4 DFD與IDEF0的比較
1、 DFD與IDEF0共同點:都是結構化分析思想,強調自頂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對現實世界建模,先抓住主要的問題,形成較高層次的抽象,再由粗到細、由表及里地逐步細化,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對這小問題再進行分析求解;
2、 DFD與IDEF0區(qū)別:
(1) DFD圖用箭頭(數據流)來描述數據移動的方向、數據處理及處理之間的數據依賴關系。IDEF0圖也用箭頭代表數據流,但在IDEF0中不是強調流或順序,而是強調數據約束。
(2) 從表達形式上看,DFD圖與IDEF0圖都是用箭頭和處理表達一個企業(yè)或組織的業(yè)務流程。但IDEF0圖的箭頭不僅能夠表示數據流,還可以表示控制流和說明處理或實施方式的一些約束;
(3) 從模型元素的組成上來看,DFD模型由4種元素組成,即外部頂、數據流、數據存儲和處理。而IDEF0模型元素的組成更加簡單,只有2種元素組成,即箭頭和活動;
(4) 從模型規(guī)范上來講,IDEF方法更加規(guī)范;
IDEF0模型結構清楚,便于理解和溝通。
相關推薦:2010年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數據庫重點難點分析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